世界杯的光芒温暖南半球的冬天。明天,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同举办的第九届女足世界杯就将拉开战幕,本届女足世界杯已创下了多项纪录,队伍更多、奖金更多的女足世界杯让人充满期待。
昨天下午,中国女足出现在阿德莱德克罗地亚体育俱乐部球场,进行室外训练。这是中国女足完成两项热身赛后,首次回到大本营的公开训练,现场也有不少球迷赶来观看。
按照国际足联规定,参加本届女足世界杯的全部32支球队将在赛事开幕前2天全面进入国际足联接管模式,各队的备战、接待、出行等一系列在赛区当地的活动安排、费用均由国际足联负担。从昨天开始,中国女足出行也更换了国际足联指派的大巴,所有出行也都有警车开道。
中国女足昨天上午刚从悉尼返回阿德莱德,因此,下午的训练中在热身赛首发的球员仅仅做了热身训练,而替补及未登场的几名球员则进行了小范围的攻防对抗训练。球队此次训练对媒体全程开放,还有多名球迷从各地赶来为铿锵玫瑰助威。训练结束后,姑娘们耐心地为球迷们签名,与他们合影,其乐融融。显然,面对世界杯的挑战,中国女足已经准备好了。
这是女足世界杯首次来到南半球,也是首次由两国联合举办。这届破天荒由两大洲足球联合会共同呈现的女足世界杯,迎来了赛事历史上的第三次扩军,32支球队将在世界女子足球最高舞台上登场。除了美国队、英格兰队等豪强,还有葡萄牙队、越南队、赞比亚队等8支新军亮相。
近年来,女足世界杯赛事规模不断突破,参赛队伍从首届杯赛的12支球队扩充至16支、24支,再到本届杯赛的32支,赛事奖金也在一直提升。据悉,本次女足世界杯每位球员将有3万美元的保底收入,而冠军成员将拿到27万美元的奖金,赛事总奖金超过1亿美元,是2019年女足世界杯的数倍。虽然这一分配方案距离男足还有一定差距,但国际足联承诺,待到2027年女足世界杯时,其奖金将与2026年男足世界杯相同,真正做到“同工同酬”。

本届女足世界杯门票预售超过100万张,有望成为“最卖座”的女足世界杯。这一连串纪录的背后,是女足运动的蓬勃发展以及赛事影响力的日益凸显。
扩军之后的世界杯,小组赛表现就变得格外关键,原本小组第三还有望出线的情景将不再出现,每支参赛队都必须力争在小组中成为前二,出线的难度实际上反而变大了。
中国女足大名单中,朱钰、潘红艳、汪琳琳、高晨等14人将首次开启世界杯之旅;因伤错过亚洲杯的吴海燕回归球队,她与张睿、古雅沙、王珊珊、王霜、娄佳惠是第三次出征世界杯赛场;徐欢、姚伟和唐佳丽则是第二次入围世界杯名单。23人中,有多位上海女足队员,包括门将朱钰,后卫汪琳琳,中场张馨、杨莉娜,前锋唐佳丽和肖裕仪。另外,目前效力于凯尔特人的中场沈梦雨此前也是上海女足球员。
本届女足世界杯的口号是“超越伟大”,未来一个月,世界的目光将聚集在大洋洲,而全中国的球迷也期待着,铿锵玫瑰在南半球的冬日再度绽放。
特派记者 厉苒苒(新民晚报悉尼今日电) 【编辑:张子怡】

中新网拉萨7月19日电 题:西藏民营企业家马文军的“一碗面”和“一片林”
作者 赵延 拉巴卓玛
“以前去曲松收羊皮的时候,我骑着摩托车在大雪中摔倒受了伤。面对一个素昧平生的人,附近的村民罗布群培把我背回了他的家,对我细致入微地照顾。”即使时隔多年,马文军现在回想起来也仍感到温暖。
今年38岁的马文军,是甘肃临夏回族人。2001年,他来到西藏打拼,由于学历不高,干过很多体力活。
图为位于乃东区雅鲁藏布江河畔的“民族团结同心林”已初具雏形。 乃东融媒供图
2003年冬季,马文军骑着摩托车只身来到山南曲松县罗布莎村二组收羊皮。雪深路滑,摩托车打滑侧翻,他狠狠摔在了地上。“腿受伤无法动弹,裤子也被撕了个大口。”就在他被疼痛、寒冷缠身之际,附近的村民罗布群培见状跑来把他背回家,到家后的罗布群培拿出自己的新裤子给马文军换上,并为他煮了热腾腾的藏鸡蛋和一碗面。马文军回忆道:“那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一碗面。”

那天晚上,罗布群培专门铺上了干净的羊毛被供他休息。第二天清晨马文军醒来之时,新毛巾、新洗脸盆便已经放在了房间门口……
感受到了藏族同胞的热情与温暖,马文军在那之后便决心留在了西藏。他一边努力创业,一边认真学习研究企业管理、销售运营管理、金融管理等相关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8月,马文军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公司。
马文军常说:山南就是他的第二故乡。
如今,马文军所在的企业年营业额已达5000余万元(人民币,下同)。在经营中,马文军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宗旨,一直在教育扶持、扶贫捐助等领域,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截至目前,他累计开展各类公益慈善活动30余次,公益捐赠金额达296万余元。
次仁旺姆是乃东区多颇章乡嘎东团结新村的患病村民,一直以来与智力残疾的母亲及年幼的女儿三人相依为命,家庭条件十分困难。今年藏历新年期间,马文军得知次仁旺姆的情况后,当即以企业名义向次仁旺姆捐赠了50000元的医疗救助金。不仅如此,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马文军还持续关注次仁旺姆的病情和治疗进展。他说:“只要我有能力,就一定尽最大力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图为“民族团结同心林”项目。 乃东融媒供图
随着西藏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2013年,马文军瞄准了苗圃种植的商机。他拿出所有积蓄,并贷款30万转行在扎囊县办起了苗圃基地。
期间,他克服人手不足、资金困难的问题,在毫无种植经验的情况下,一边学习钻研,一边身兼财务、司机、管理员等工作,让苗圃种植慢慢有了起色。2015年,雅鲁藏布江防护林建设工程推进力度持续加强,马文军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到生态建设工作中来。2017年,马文军又向防沙治沙、园林建设方面拓展业务。
植树造林、防沙治沙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鼓了民众腰包。据公司同事马进忠介绍,自公司成立以来,通过项目建设,已带动百姓增收5000余万元。
多年来,“一碗面”的情谊一直温暖着马文军。他说:“身处民族地区,要多做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的事情。”这也是父辈对于他的叮嘱,而他这些年也是这样做的。2022年,他获得了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乃东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奖项。

2023年4月,马文军所在的公司无偿捐资300万元,携手乃东区泽当街道办及鲁琼社区分三年建设500亩“民族团结同心林”。马文军和乃东区各族干部民众在项目点种了100亩树苗,如今这片位于乃东区雅鲁藏布江河畔的“同心林”已初具雏形。
“推进‘民族团结同心林’建设是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和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的生动实践”,马文军表示,“接下来,我们将扎实做好养护管理工作,希望来年绿树成荫时,我们能够相聚在此,共话民族团结之情,共享绿色生态之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