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江西安福7月19日电(卢梦梦 杨慧英 彭桃军)盛夏时节,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的烤烟产业进入了“烘烤季”。走进各村,随处可见烟农采摘烟叶、烟叶入炉的忙碌场景……“我一早就到烟田里采摘烟叶,每天能赚180元左右,再加上分类、编杆的工钱,忙完这两个月采烤季,能有近万元的收入。”安福县竹江乡村民刘金莲说。

烤烟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采摘、烘烤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劳动力。在江西安福县,每年靠着这一产业实现就业的村民有近千人。近年来,安福县立足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持续加大烟水、烟路、烤烟房和农业机械的投入力度,着力保护基本烟田、培养职业烟农,引导乡贤力量参与,指导烟农合作社组建各类专业化服务队,极大解决了周边村民就近就业的难题。
产业发展之初,如何实现土地流转是一件难事,不少村民担心土地转出去会减少收入。为打消村民顾虑,安福县有关部门积极与相关村委进行沟通,协助村委第一时间与流转田块村民签订务工协议,让大家不仅能拿到租金,在空闲时间还能到烟田里务工,按日领取工资。村民们通过“土地流转+就地就业”成功挣到“双薪”,实现工作与家庭两不误。
图为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寮塘乡中心烟站的工作人员正在熟练地对烟叶进行分级。 李乐娜 摄

安福县洋门乡嘉溪村村民王光秀是烤烟种植大户。“今年我种了160亩烟叶,从移栽开始,我就从服务队里聘请了20名村民每天固定到烟田做工,一年下来每人能有2万元左右的收入,既有了稳定工作又能就近照顾家里。”王光秀说。
除了提供就业岗位,日常工作中,烟农合作社还会为村民们进行烟叶种植技术指导。“过去我们不懂如何种烟,担心效益不好,种烟的积极性也就不高。后来村里的党员干部和乡贤们先带头种起来,大家在烟田务工的同时还学到了种植技术,渐渐都加入了种烟队伍。”安福县寮塘乡岗口村村民刘晓森说。
刘晓森喜滋滋地算了一笔账,“这几年烟叶收购价格都在上浮,种植烟叶的效益也越来越好。我今年种了30亩烟叶,预计能收入近14万元,这比外出打工好太多了。”
据了解,江西安福县今年共种植烤烟2万亩,计划收购烟叶5.2万担,产值预计达9100万元。安福县委常委、县委统战部部长徐庆华称,在这片“赣中福地”上,依托特色烤烟产业发展,农民种植收入稳定增长、户均收益持续增加、多元产业蓬勃发展,一条主业稳增收、多元促增收的“新路子”正越走越远。
“下一步,我们将总结过往好的经验做法,用好统战力量,充分发挥安福县新乡贤、致富带头人的作用,大力发展烟草种植产业,引领群众走上绿色致富路。”徐庆华表示。(完)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毕节市七星关区城区全景。毕节市委宣传部供图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为人间演示“天宫”的模样
织金洞景观盔状石笋——霸王盔。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图片织金洞景观——江山多娇。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黄山归来不看岳,织金洞外无洞天”

有着中国最美旅游洞穴美誉的织金洞

是世界喀斯特洞穴景观的集大成者

目前开发可供游览长度为6.6公里

织金洞景观——琵琶宫。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织金洞景观——银雨宫。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有“大、奇、全”三个显著特点
其中上万平方米的厅堂有5个
全世界溶洞的主要形态和类别
织金洞一隅。毕节市委宣传部供图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为世界开出“杜鹃大观园”
航拍“地球彩带”贵州毕节百里杜鹃景区。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航拍“地球彩带”贵州毕节百里杜鹃景区。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享有“地球彩带,世界花海”
面积最大、种类最多、保存最完好的
游客穿着少数民族服装在百里杜鹃景区拍照。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游客在贵州毕节百里杜鹃景区游览。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景区面积达528平方公里

其中百里杜鹃核心花区有125.8平方公里
每年3月至4月杜鹃花开的时节
飘荡于郁郁葱葱的山岭间
百里杜鹃景区一隅。毕节市委宣传部供图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梦幻草海。 蔡运黎 摄
威宁草海生态保护区。毕节市委宣传部供图
这里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中国三大著名高原淡水湖之一

世界最佳湿地观鸟区之一
被誉为“贵州旅游皇冠上的一颗蓝宝石”
贵州威宁草海。 贺俊怡 摄
贵州威宁草海。 贺俊怡 摄

重要越冬地和迁徙中转站
高原上的仙子——黑颈鹤

每年都与草海有一个越冬的“约定”

描绘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画卷

“乌江源百里画廊”景区位于
新仁苗族乡化屋村乌江干流六冲河段
景区集高山峡谷、平湖等景色为一体

“山似三峡而水胜三峡,水似漓江而山胜漓江”

航拍贵州黔西乌江源百里画廊。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航拍贵州黔西乌江源百里画廊。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航拍贵州黔西乌江源百里画廊。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航拍贵州黔西乌江源百里画廊。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航拍化屋村。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进行展演的化屋村村民。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新仁苗族乡化屋村码头广场,游客和当地村民一起跳苗家团圆舞。 史开心 摄

新仁苗族乡化屋村,苗族村民为游客表演民俗歌舞。 史开心 摄

悬崖之下、乌江之畔的化屋苗寨
实现了由“悬崖村”到旅游村的华丽蜕变
化屋村民宿。毕节市委宣传部供图

化屋村民宿。毕节市委宣传部供图
九洞天一隅。毕节市委宣传部供图
大方县油杉河风景区古银杏林之光。饶丽 摄

油衫河大峡谷。黎万钊 摄

韭菜坪花海。聂绍钧 摄
游客在纳雍县樱桃花林游览。 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大方县兴隆乡菱角苗寨。毕节市委宣传部供图
航拍“中国传统村落”贵州织金营上古寨。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大方县奢香古镇移民搬迁社区。毕节市委宣传部供图

航拍贵州大方古镇梯田夏日夜景。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黔西观音洞南方古人类遗址
观音洞一隅。黔西市委宣传部供图
航拍奢香博物馆。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奢香博物馆展出的汉代“石虎头”吸引参观者。 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百里杜鹃黄家坝阻击战遗址。毕节市委宣传部供图
林青纪念馆。七星关区委宣传部供图
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毕节市委宣传部供图
织金“水八碗”。毕节市委宣传部供图
骟鸡点豆腐 。大方县委宣传部供图

天麻酿冬荪。大方县委宣传部供图
这里有着富集的旅游资源
百里杜鹃祭花神。毕节市委宣传部供图
苗族赶花坡。毕节市委宣传部供图

彝族火把节。毕节市委宣传部供图
鸡鸣三省景区。七星关融媒体供图
织金广场舞。戴吉华 摄
从“试验区”到“示范区”
正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赫章县结构乡光伏发电。毕节市委宣传部供图
金沙县岚头镇优质茶园。毕节市扶贫办供图

织金县马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毕节市委宣传部供图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双龙镇高坡村村民在整理采收的万寿菊。罗大富

黔西市甘棠镇大寨村现代农业园区。史开心 摄
畅通的立体交通网络如婉约的画轴

打开了这幅瑰丽的水墨画卷
“洞天福地·花海毕节”走出“深闺”

期待您能实地感受这乌蒙神韵
航拍获得“古斯塔夫·林德撒尔奖”的贵黔高速鸭池河大桥。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一列列车在成贵高铁西溪河特大桥上飞驰而过。史开心 摄

云雾中的六威高速观风海大桥。何欢 摄

毕节市飞雄机场。毕节市委宣传部供图

“乌蒙秘境、避暑天堂”
享清凉 吸氧气 赏百花
探奇洞 游名山 观秀水
采古风 忆革命 尝美食